第三十三章传承

解甲归田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in,最快更新壮哉我大天朝仙侠最新章节!

    修炼室内的灵气已经越聚越多,慢慢的,甚至连墨瑾瑜的身影也隐蔽不见。突然,一声滴答的水滴声响,塞满修炼室的庞大灵气猛的一涨一缩,瞬间被墨瑾瑜收回了体内。

    而此时墨瑾瑜的下丹田处,灵力终于以气态转为了液态,自打第一滴灵液凝结后,越来越多的灵液相应成形。墨瑾瑜脸上的表情此时也舒缓了过来,他内视到自己的丹田在一点点扩大,经脉在一点点扩宽,随着外界灵气的入体,体内灵力渐渐地全部转化为液状。

    他知道,自己筑基成功了!

    墨瑾瑜轻轻的闭上了眼,感受着筑基后的状态。境界提升的滋味比性-高-潮还要来的猛烈和长久,墨瑾瑜虽然是个初哥,对那方面并不了解,可这种大境界的突破却真的让他险些沉入其中。

    此时他几乎是下意识的按照筑基期的功法运行灵力,那已成液态的灵力也极为听话的在经脉中缓缓流动,墨瑾瑜放出神识,内视着自己全身,只觉得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力量。这种力量真的很容易让人上瘾,但上瘾又怎么样呢?他所追求的不就是力量与长生么?

    只有身具力量才不会被歹人逼迫,只有长寿长生才能看到体会更多,他的心很大,想要追求自由自在随心所欲,他的心又很小,求的只是尽可能的安身立命罢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个月转眼而逝,墨瑾瑜的修为终于巩固了下来。要知道每过一个境界其实都需要巩固修为,通过服食丹药而筑基的修士更是,毕竟要把体内的药力全部炼化为己身,这才能使自身根基牢固,不会影响日后的修行。

    修为稳固后,墨瑾瑜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关,他先是以除尘术除掉身体表面的血痂和杂质,又从里到外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后,方才从储物袋中掏出一个一尺长半尺宽五指厚的盒子。

    这盒子他经常在一个人时拿出来把玩,正是老道羽化前交给他的混元观传承灵盒。老道很早就说过,打开此盒一是需要修炼化元诀的弟子以阴阳二气打开,二是需要筑基期修士揭开外面的灵符。

    原本混元观还没没落时,倒也不是没有筑基期的修士,可修炼化元诀的人却一个没有,这才导致此灵盒传承了许多代,却从没开启过的现状。

    墨瑾瑜本就是成功修炼了化元诀的人,只可以之前一直没能筑基,也只得对着灵盒望眼欲穿而已。此时他终于筑基成功了,自然是第一时间想到了此盒。

    这会儿墨瑾瑜的眼力也不是在地球时可比了,他研究了一会盒上的灵符,稍稍一想就认出,这只是一张很简单的防护符而已。就像老道所说,只需筑基期修士出手,就能轻易抵挡揭开灵符后化出的闪电。

    心里有底后,墨瑾瑜掏出修复好的五晶盾护住周身,为了保险起见,还额外在身上贴了一张防御符,一切准备好后,他才吸了口气,伸出那嫩白修长不像男人的手,一口气干脆利落的揭开了灵符。

    果然,灵符被揭开的瞬间,闪电再次出现,并狠狠的打在了墨瑾瑜的身上,只不过此时他已不是那个需要老道护着的幼童了,自然是极其轻松的度过了这一关。

    墨瑾瑜把一被揭开就自燃起来的灵符扔到一边,心跳也渐渐快了起来。这会儿他只要再把阴阳二气输入灵盒内,就可以立即打开灵盒了。可墨瑾瑜却紧张了起来,对这盒内有些什么,其实他一直存着期盼,也不知道这一打开后会面对些什么,是否能达到他的心理预期,又是否有些他抵挡不住的危险,或是干脆就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却并没价值的东西……总之,未知的总是让人紧张不安,墨瑾瑜也不外如是。

    他调整了一会儿呼吸,又闭着眼默诵了一段黄庭,最终,把忐忑紧张的心情放松之后,方才运起化元诀,从掌中引出黑白双色的阴阳二气,一举掀开了灵盒。

    终于看到盒内的东西,墨瑾瑜紧张的屏住了呼吸。只见这不大不小的盒内,一共只有三样物什。其中占地最大的是一个莹润的雪白玉瓶,玉瓶通体雪白,造型端正挺拔,外观典雅秀丽,除此之外,瓶口处还有一枚锥形玉塞,并在上面刻着旋转不停的阴阳鱼。

    以墨瑾瑜的眼力,只觉得这件玉瓶即使不是件古宝也是件法宝,却不可能是法器之流。因为即便是顶阶法器,也难以给他这种奇妙的感觉。要知道他在刚看到此瓶时,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直冲心底,若不是理智还在,说不准就直接伸手触摸了。

    放下这个宝瓶,墨瑾瑜直接把目光放在另两件东西上,这两个就很常见了,正是用于记载的玉简。墨瑾瑜拿出一枚贴在额头,过了半晌方松了口气放下。此时他的心才真正安稳下来,并且觉得即便那枚玉简什么都没有,甚至那个宝瓶用都不能用,对得到这枚玉简的自己来说,也算不得什么了!

    原来这枚玉简内记载的正是墨瑾瑜最需要的坤元功的全套功法,从炼气期到化神期,一层都没落下。甚至在玉简的最后还有一个法宝翻天印的炼制方法。玉简中说,翻天印是修炼坤元功修士结丹后可炼制的本命法宝,其奥妙之无穷,绝不下于传说之中。

    本命法宝什么的先不说,毕竟与刚筑基的墨瑾瑜还有段距离。而功法法诀却是墨瑾瑜当前最缺的,要知道老道当初传给他的功法只到筑基期,他早就郁闷这事了,因为坤元功的修炼是和化元诀相辅相成的,他修炼化元诀是为了保命,那是万万不能停下的。可如此一来,坤元功就不能轻易改变,万一修炼别的土属性功法,再跟化元诀起了冲突呢?

    他可是很珍惜自己这条小命的!

    所以墨瑾瑜一直在担心,化元诀的功法虽然说得云里雾绕的,但好歹可以一直练下去,但坤元功却只到筑基期,这不是断了自己的生路么?如今好了,有了全套功法,就再没什么可担心的了。而且还不止如此,老道给的坤元功筑基功法只有前中两期,而且并没有相应的法术。可这套全本的功法里,却有他现在就能修炼的中阶法术,那法术的效果,墨瑾瑜只看了看介绍就心痒难耐了。

    墨瑾瑜自顾自的乐了一会儿,这才把玉简放回原位,他就说嘛,传承灵盒传承灵盒,里面没有传承功法算个什么传承灵盒!

    想着,墨瑾瑜又把另一枚玉简贴在了额头,可越看,墨瑾瑜额头的汗冒得越多,脸色也是一忽儿喜一忽儿忧的,终于,看完这枚玉简后,墨瑾瑜抹了抹头上的汗长出口气。紧接着他第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嫩嫩的小脸上喜形于色,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了。

    他握着拳头狠狠的挥了两下,又忙宝贝的捧起了刚刚那枚玉简。此时他心底已经翻天覆地了,对于自己的好运,对于将来的路程,他头一次这么确定起来。

    化元诀——真是一部逆天的功法!

    说它逆天绝对不是夸张,要知道每一个走上修仙之路的修士,为的就是有一日能修炼成仙。可成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更可以说是逆天而行。要知道修炼成仙一共要经过炼气、筑基、结丹、元婴、化神、炼虚、合体、渡劫八个阶段。其中前五个阶段是在凡人界修炼,而后三个阶段是在灵界修炼。

    灵界暂且不说,只说凡人界。也许百万低阶修士中能有一个成功修炼到元婴期,至于元婴到化神,成功率更是低到不行。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,资源有限、气运不同、再加上资质与心性的高低,能达到顶尖的绝对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。

    可化元诀却是走在了所有功法的前面,它不仅能比同阶修士凭空多出三分之一寿元,更是能百分百增加化神的几率。

    可以说,没有任何一部功法敢说自己能百分百化神的,化元诀却可以。

    化神期作为凡人界的顶点、灵界的最底端,主要就是因为其能把灵力化为元力的特性。凡人界修士修炼时吸收的是灵气,再把灵气以功法炼化成灵力。而灵界充斥的则是更高一级的元气,修士修炼则需要把元气化为元力。

    凡人界的修士只有使自身灵力完全化为元力(也就是化神),才能引来劫雷飞升灵界。相应的,灵界的修士只有把元力化为仙力(渡劫),才能收到上界感召飞升仙界。

    所以突破化神的主要之处就在于体内灵力的转化,而化元诀就是保证体内灵力百分百转化的一门功法。

    玉简中说明,化元诀可以使体内阴阳二气经过三九转变人为形成纯元之体,而且飞升到灵界后,还可以继续修炼经过六九转化为仙灵之体,甚至有一种猜测,说是到了仙界再继续修炼,经过九九转化,还能形成混沌之体。

    当然,那些仙灵之体和混沌之体什么的,墨瑾瑜暂时只能yy一番而已,如今最重要的是这个纯元之体。要知道特殊体质都是天生的,几乎没有后期凭着个人修炼能成的。更何况纯元之体,那几乎就是传说中的法体,是一种只有在灵界本土生成的法体。而凡人界中,最高杆的也就是纯灵之体而已。

    玉简中提到,这部化元诀原是地球古时一位惊才绝艳的大能为自家血脉著作的。他的那个重要血亲原是他的独子,却可悲的女子生为男儿身,身具凤哕之体,这种体质是很要命的,体内阴阳混乱,还经常暴动,不修炼也许还能有条活路,可只要一修炼,那就是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,那位大能呕心沥血的写出了这本化元诀,一开始只是为了让自家儿子延长寿命,岂知练着练着,各种好处接踵而来,更是在练完三九转变后,转化为了纯元之体。

    发现了这部化元诀的种种优势,那位大能和他的独子自然给其完善起来,之后他们父子俩又撰写了能平衡和辅助化元诀的坤元功,还在飞升之前教给了同样能修炼的徒弟。而这位同样修炼此两种功法的徒弟,就是混元观的真正祖师了。

    只可惜除了这位祖师和那位大能的弟子,再也找不到既是凤哕之体又是土属单灵根的弟子了,因此,那位祖师干脆只传下来坤元功的全本和化元诀的简本,并把真正的详细功法收入了传承灵盒内,并这么一代代的,终是传到了墨瑾瑜的手上。

    而当初墨瑾瑜看到的化元诀之所以写的那么模糊,也只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觊觎而已。毕竟无论谁知道有这么一本既能增加寿元又能练成纯元之体的功法,即便自己练不了,估计也得忍不住上手强抢,无所不用其极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点,墨瑾瑜长出口气,他把化元诀小心的放入了灵盒内,并决定从此以后除非在确保安全的地方,自己是不会再把这本功法拿出灵盒了。灵盒上的禁制只有他能打开,这才是最安全的所在。

    功法看完后,墨瑾瑜又把目光注视在了那个宝瓶上。他的眼中盛满了惊喜,这件宝瓶只曾耳闻不曾见过,却不想此时却落到了自己的手中。